识字教学心得体会

时间:2024-03-21 20:26:20
识字教学心得体会15篇

识字教学心得体会15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好的心得体会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识字教学心得体会,欢迎阅读与收藏。

识字教学心得体会1

这个暑假参加了远程教育培训,我认真学习了《识字写字教学改革》这一模块,有了许多的收获。这次培训所采用的形式更加的自主、自由、民主、灵活多样,它从各个方面提升了我的能力。因为课程中说“汉字不仅仅是一种符号,它还承载着民族的文化。识字的过程应该是理解音形义的过程,更为重要的是理解民族文化的过程。每个汉字都不是一个毫无生命的符号,而是充满无限生命、无限文化的载体。”的确,从文化的角度去教学,汉字也就有了韵味。写字的过程也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掌握写字技能的过程,写字在学生语文素养形成过程中具有基础性作用。信息社会的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尽快地提高中小学生阅读水平,是教育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至二年级的教学重点”。识字是阅读写作的基础,写字则是一项极其重要的语文基本功,两者都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组成部分。它们的任务是:新课标把识字和写字分为两大部分,体现了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特点,这有利于学生多识字,为尽早的进行阅读提供了条件。那么怎么将小学低段的识字写字教学上好,让学生能够掌握识字技巧,写字方法,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作为一线教师,我觉得应该明确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一、关于识字

小学阶段,特别是第一、二学段识字量大,要有重点地解决问题。80左右的字义学生理解,不用费时过多,只引导学生辨析同音字的形、义,分辨形近字、音近字的音、形、义,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一字多义,不常见的字可让学生查字典、在字典中选择恰当的义项即可。汉字量大,且形体复杂,要找出学生自学有困难的字,进行重点突破。字形字义教学也有规律可循,利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造字法知识可帮助学生理解形音义,还可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以熟带生、偏旁带字,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分解部件、编歌谣、顺口溜、谜语、小组合作等,采用多种方法记住字的音、形、义。

1、低年级学生应“多认少写”

低年级学生少写一些字。可以腾出时间多认字,以便尽快的凭借汉字阅读。同时,低年级学生手指还很稚嫩,少写一些,更有利于学生的正常发育和健康成长。另外,低年级学生多写还可能影响握笔姿势的正确,影响写字的速度,进而影响识字写字的兴趣。

2、“识”与“写”要分开

以前在识字教学中有“四会”的说法,学生每一个字都要会读、会写、会讲、会用。要作到“四会”同步,其实很难,也没有必要。学习汉字,贵在运用,第一次见面时认清字形,读准字音,知道大体的意思和用途,有的字还会写,就很不错了。不必每一个字都要“四会”,以后经常见见面,多用用就会了。这是被大量实践所证明了的。

3、识字写字要符合“心理”和“字理”

识字教学要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识字教学要加强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有些事物和概念已成为学生的心理语汇,他们只是不认识表示这个语汇的符号。我们应先满足学生的这种学习需求,满足他们生活中表达与交流的需求。通过识字激发他们对汉字学习、对生活的兴趣,扩大他们的视野,引导他们建立事物、概念与符号之间的联系,发展他们的思维。学生生活在汉字世界中,他们可能在生活中已认识了好多汉字。因此,应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新鲜感,灵活处理教材,保持学生识字的兴趣。汉字是表意文字,汉字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学生对这些都会很有兴趣。要恰当利用这些因素,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中华民族擅长意象思维,汉语“立象尽意”,一个汉字就像一幅图画,一处风景,构造独特而意涵丰韵。在意象中学习汉字,不仅使字词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同时也使学生更扎实牢固地掌握了汉字。如《黄山奇松》一课第一句话:“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中的 “誉”字是不少同学易混淆的。于是,我是这样进行教学的:

先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誉”字的字形,发现是由“兴”和“言”组成。引导学生分析字形,联系我事先查到的字形的知识,告诉学生:“兴的本义是很多人把东西举起来,引申开来,还有很多别的意思,比如‘兴盛’、‘兴起’,而这里的‘兴’是流行的意思。”再让学生联系自己的认知,说说“言”的意思是说。两部分组合起来是流行地说,引申为大家都说,也就是大家都纷纷说好话,即大家纷纷赞扬的意思。了解了“誉”字,又想到了“誊”,这两个字是非常容易混淆的。怎样更好地指导学生区别呢?我让学生找到与誊字上面部分相同的字,如“卷”、“拳”、“券”,找出这些字的相通之处,它们都有卷起的意思,卷起的东西在古时候一般是指书卷类的东西。由此,推断出这“誊”字是在书卷上写,也就是誊写。我想这样的比较能使学生较好地比较这样的形近字,以此更扎实地掌握字词,使字词教学变得更加有效。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自身对字形知识的了解至关重要,如在教学“陡”字时,对左边部首先要做了解,我告诉学生:这个部首有三个义项:悬崖;土坡;邑,城池。由此确定陡的意思。

识字教学要符合字理。要根据汉字的造字规律,解释字的结构,但不应一味地为了好记,不顾字理,乱解汉字。许多字一目了然,很容易学会,就不必去讲字理,字字究理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要把符合学生心理与符合字理结合起来,探索提高识字效率的新路子。

4、识字教学要综合运用多种识字方法。

A、借助汉字表形功能,利用电教手段帮助识记。

B、抓住形近字的特点引导发现异同点,帮助识记。

C、多种方法,灵活变通,帮助识字。如:猜字谜、编顺口溜、画简笔画、动作演示、竞赛法、实物演示、放大法、夸张法、开火车等。

D、激励手段要跟上,让学生想出更新更好的识字办法。E、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在课外阅读中碰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通过查字典来认识。并采用由易到难的教学方法。首先借助拼音识字、去掉拼音识字、带生字进课文、读短文识字。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让学生掌握识字规律。为阅读扫除障碍。

二、关于写字

多识少写,并非意味降低写的要求。写的少了,应写得更好。刚学习写字的一年级新生,开始时要一笔一画地教,让学生知道所写的字由哪些笔画组成,各种笔画如何写,整个字的笔画如何排列写起来才端正、美观,使其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这一关必须把好,因为这一关对今后提高识字写字质量、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都十分重要。

(一)细化指导,强化意识。

1、笔锋到位 ,苍劲有力

汉字讲究笔锋,所以从开学初的第一次书写训练,老师就要训练学生从最基本的笔画开始练习。对于每种笔画如何起笔,行笔,收笔各种笔画有着极其细微的差别。如短横和长横虽 ……此处隐藏16683个字……的毛笔在上面狠狠点了一下,纸上马上出现了一片污迹。王伟老师说:“现在这张纸已有了污点,是废纸一张,没用了。”随手一团,扔进了垃圾箱。自从王老师做了这个动作以后,全班四十六个学生全都记住了。

6、复习巩固法。

学生的禀赋各不相同,一堂课下来对于生字词,有的只需读过或抄过一遍便能很好地记住了,而有的则需反复地练习以加深记忆。不过当时学得再好,时间一长,如果不去再现的话,也会逐渐遗忘。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行过程是先快后慢的,所以组织学生适时复习便显得至关重要。复习最基本的方法是读、抄、默,在熟读的基础上做到正确地抄写并默写出来。当 然死抄是不行的,而许多学生却偏偏喜欢这样做。因此,袁顺老师教给学生正确的方法,比如说要抄三遍,第一遍可以读着抄,第二遍则可以默写,然后检查一下正误,再默写第三遍。实践证明,许多原来死抄的学生改用这种方法后,在默写字词时,准确率提高了许多。

总之,听了几位老师的课,使我受益匪浅,我想这对我今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和提高。

识字教学心得体会15

课堂教学中采用多样的识字方法。课堂上常用的识字方法如下:

1、加一加。比如:虫+牙——蚜;

2、减一减。比如:跑-足——包

3、对比识字。比如做——作

4、借助实物,比如学习“毛笔”时,让学生看实物,联想记字形;

5、学一字带一串。比如学习“奶”,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女字旁的字,由此引出了一串认识的、见过的女字旁的字。另外“青”加不同的偏旁,组成不同的生字:“请”“情”“清”“晴”“睛”等;

6、利用形声字原理识字。形声字占汉字的83℅,利用这个特点识字绝对有效可行。学生对“远”“近”“进”“运”这几个字容易混淆,运用形声字原理,通过联系部件和生字的读音辨析,正确识别生字。

7、编字谜也是学生喜欢的一种识字方法。比如“坐”,学生就通过“两个人肩并肩坐在土堆上”很形象地记住了这个字。

这些识字方法经过我们课堂上的反复总结、强化,学生头脑中形成了比较清楚明晰的概念。比如“加一加”“减一减”,他们基本能在生字一出示就说出来。形声字也成了学生头脑中一个相对清晰的概念。看着他们在课堂上分析识字方法时头头是道的表述,真的让老师很欣慰。

除了以上常用的识字方法,我们还引入了字理识字。所谓字理,就是汉字的构字依据和组成规律,,运用汉字的音、形、义的关系进行识字教学的方法,即通过对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专注等造字方法的分析,运用直观、联想等手段识记字形,达到识字的目的。这种识字方法的核心是揭示和解析字理,以使学生牢固建立字的音形意之间的联系。启发学生想象和联想,是基本的方法。这种识字方法要求老师要提前进行大量的准备,而没有增加学生的负担,强化学生对汉字音形义的记忆,有效地调动起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减少错别字的产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理解力和想象力。但是这种识字方法只是针对于一部分有历史发展的汉字,所以在教学中也是选择使用。

课堂上无论哪种方法识字,都要把握一个原则,那就是要把汉字的音、形、义紧密结合,使学生建立起汉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以减少和杜绝错别字的出现,达到有效识字。

一篇课文有十几个生字要认,要记,这些生字是全部一次呈现出来学习呢,还是在课文学习的过程中,随着文章内容的呈现依次学习每一个生字,这就是我们在平常教学中常说的集中识字和随文识字。

我在教学中采用的方法主要是集中识字。学生充分读课文之后,先用课件出示文中带生字的词语,并在生字上注音让学生认读,然后去掉拼音认读,再单字认读,交流识字方法。最后将本课生字集中组合成一段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文字,让学生在新的语言环境中巩固生字的识记。这种方法最大的特点是集中呈现,可以引导学生将同类的识字方法进行归纳,比如一个学生提到这个生字是形声字,那么就可以适时提问,还有哪一个字也是形声字?通过这个提问让学生发现形声字。其它方法,比如“加一加” “减一减”也是一样的处理。这样能对生字按照识字方法进行分类的识记,提高效率,又体现了规律性。识字环节之后,再进行到课文的学习、朗读中,会发现很多学生基本已经朗朗上口。可见这种方法效果是相当明显的。

随文识字是一种分散识字方法,它注重汉字音、义联系,义“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为主要特征的识字方法,它与集中识字义字形为核心不同,强调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把生字词放在特点的语言环境中来感知、理解和掌握。我在教学中也用过这样的方式。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课堂上,线让学生自主读课文,将课文读顺之后,以自然段为序,边读课文边识字。比如在《司马光》一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了随文识字。随着每一个自然段的朗读学习,我利用生字卡片,将文中出现的生字依次贴在黑板上。在全文学习完之后,我让学生合上书本,眼睛看着黑板,自己讲述这个故事,讲得时候,用上黑板上生字卡的生字。在练习、讲述,补充再讲述的过程中,这个环节比较顺利地进行完了。我又让学生练习用生字卡片上的生字口头组词,我随手写下他们说的比较常用的词语,最后再齐读生字和词语。 其实采用这种方法,我还是有顾虑的。

分散识字的方法是斯霞老师提出来的,先教授汉语拼音,采用看图识字等方法教学一些独体字,打好识字基础。而后采用多读课文多识字的方法随课文识字。这种方法从改革识字与阅读的关系入手,寓识字于阅读之中,在识字的同时通过阅读发展儿童的语言。基于这种理念,斯老师两年学习课文180篇,识字20xx多个。我们的语文课本按照编排的体系,两年下来也有200多字要认识,课文算下来也有160多篇,数字上也不亚于斯老师。可是,作为一线教师,我还是很有顾虑:每一篇课文都有很多生字,这一篇课文是这十几个字,下一篇又是另外十几个,这些刚学过的字就几乎很难再见面,这样一直学下去,会不会是猴子搬包谷呢?到考试的时候岂不是早就忘完了。所以,像《司马光》这样的熟悉的内容才敢让学生随文识字,就这样依然不放心,还让学生自己组词,齐读这这词语,心里才稍稍有一点底了。

通过比较,我觉得随文识字可以使教学环节更流畅,更节省时间,内容也更为紧凑。因此我有了以下的思考:

在更注重学生阅读能力和体验的当下,随文识字是顺应这种需要的。

随文识字有利于激发学生识字兴趣,提高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了,大量的阅读一定会促进生字的识记和认读。

在课堂中采用随文识字有利于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在学生已经有了一年的识字体验,并积累了一定基础的前提下,可以在教学中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

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和引导学生课外阅读,从根本上巩固生字识记的效果。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低年级要注重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逐步形成识字能力,为自主识字,大量阅读打好基础。“可见识字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为大量阅读打基础。学生一旦有了一定的自主识字能力,加上阅读的快乐体验,我们的识字教学才会顺风顺水,扬帆前行。

《识字教学心得体会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