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心得

时间:2024-04-23 14:20:28
小学音乐教学心得

小学音乐教学心得

当我们积累了新的体会时,好好地写一份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如何写心得体会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音乐教学心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音乐教学心得 篇1

“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美国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士莫塞尔一语道出了器乐教学的宝贵价值。排笛以其音色优美,便于携带,易学易吹等优点,成为我校三年级学生音乐课堂乐器。如何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进行排笛教学呢?我总结了平时课堂教学中的一系列措施与同行们共享:

一、 营造氛围,激发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原因。”在排笛教学中,应把培养学生的兴趣贯穿于教学始终。记得在上第一节排笛课的时候,我给孩子们欣赏了由冯明德老师演奏的排笛曲,那清丽婉转的音色和富有诗意的旋律深深吸引了每一位学生。看到他们一个个好奇渴望的目光,我及时抓住时机,拿出排笛,向学生介绍其构造特点,并富有激情地示范,讲解演奏姿势、方法。这个看似简单的乐 器竟能吹出如此悦耳美妙的旋律,着实让他们觉得神奇。这一过程中,学生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学习热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无疑是给排笛的教学开了个好头。

然而,孩子对于乐器的好奇心是有限的、不稳定的,容易转移和消失的,如何能让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中持续保持学习的欲望,能从排笛的学习中感受到乐趣,并将其当成一项乐事来做呢?我们可以试试,将练习“游戏化”,让枯燥的练习变得有意思。如初学时,可以用“给音符找家”的游戏来认识每个音的位置,认准了音符的家,再去按门铃,音符才会给你开门,千万别冒失地找错音符。教学中还可以引导学生把乐器当成自己的朋友,如在演奏排笛时,有的同学不注意控制音量,吹奏的声音很刺耳,可以启发学生,要跟排笛交朋友,必须温柔亲切地对待它,它才会喜欢你,才会发出美妙动听的声音,否则它会不高兴,会痛苦地尖叫。俗话说:给点“颜色”,学生就能自己“开染坊”。随着排笛教学的深入开展,我们可以创造机会,为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秀一秀自己学习的成果。

二、规范常规,养成习惯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如果不坚强而温和地抓住管理的缓绳,任何功课的教学都是不可能的。”合理、有效的课堂常规管理,是把握课堂教学的法宝,是达成教学目标的有力基石。在进行排笛教学时,课堂常规显得尤为重要。试想,上课时学生们毫无章法、自由随意地吹响排笛,课堂一片混乱,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建立良好的课堂常规,对于排笛教学的顺利进行是非常必要的。而课堂常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1)起立、坐下、安静都要训练学生看指挥,不同的指挥手势代表不同的要求,学生才能愉快、有纪律地进入状态认真学习。

(2)使用红绿灯指示牌。学生看到绿灯指示牌,开始自己练习,看到红灯指示牌时,立刻停止,认真听老师讲解。

(3)规定学生将排笛统一放在规定位置,如老师在讲解时将排笛平放在双腿上等。

当遇到调皮捣蛋的学生时,教师要采用人文管理机制。儿童的天性就是好动,在课堂的特殊时刻,要及时“调频”、“换挡”,唤回暂时”离开课堂“的孩子。一 般来说,调皮的孩子情商是比较高的,他是想用自己的行为引起老师和同学的注意,教师要多关注他们,多从正面引导,多给予鼓励,如:让他们做小助手,看看谁忘带排笛,看看谁上课认真;还可以让他们充当小谱架,为演奏的同学唱乐谱,这样不但不会影响其他同学,还学会了乐谱,课堂上没有了体罚、训斥,呈现出和谐的气氛。

三、循序渐进,扎实基础

排笛教学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过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能力,整体把握学习的进度和节奏。教师可以从正确的演奏姿势,气息的练习开始,再到吹奏方法技巧,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吹奏的难度,先慢后快,先从乐句学起再过渡到乐曲的练习,不能急于求成,必须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循序渐进地练习。

想要学好排笛,必须要训练基本功, 打好扎实的基础。教师要选择恰当的教学形式和灵活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气息训练是排笛教学的重点,掌握平稳自然的运气方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吹奏时,需要深呼吸,必须要把气吸到腰腹部。深呼吸看似简单,但练习起来很抽象,不容易被学生理解。教学中常采用“闻花”方式来练习。可以引导学生想象面前有一朵美丽芳香的鲜花,让学生从闻花的过程中感受深呼吸的状态,这样,枯燥的练习变得直观而有趣。教师在练习中要重视学生的感受,注意先感后悟,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在进行速度练习时,先观看一段视频,一列火车从车站出发,先是缓慢行驶,然后加速,到达目的地时,慢慢减速,然后停止。然后请学生试着用排笛来表现,不但让学生理解了速度的变化,还丰富了学生的排笛表现力。

四、因材施教,小组互动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排笛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就必须承认学生之间存在差异。学生的音乐基础有高低,接受能力有强弱。教学中要做到“齐步走”很难,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既要满足基础比较好的学生的学习要求,又要兼顾到基础比较弱的学生,让他们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老师、同学的帮助而缩小差距,逐步赶上大家的步伐。对于一般学生,可以安排练习比较简单易学的曲目,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对于尖子生,则在基础曲目练习的同时,提出更高的要求,演奏难度相对大一些的曲目。让学生各有所学,各有所得。另外,我们常常开展小组间的竞争,评优活动,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总之,排笛的学习,让学生多了一件表达音乐美的工具,使学生更贴近音乐,润物于无声之中,给小学音乐课堂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小学音乐教学心得 篇2

时光荏苒,忙碌中时间脚步已经悄然走远,转眼一个学期就过去了。的确,我们在过去的一年中忙碌着、辛苦着、奔波着同时也收获着,新的一年即将开始,在这里,我对自己这一学期来的思想和工作情况做一个回顾和总结,以促进今后能更好的做好教育教学的工作。

一、教学方面:

1、认真备课:本学期我采用的是书面备课的形式,按要求有单元教学目标、教材分析,每一课也都有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和详细的教学过程(学生、教师活动预设)。

反思:在备课中,还没有能够做到对教材的充分理解和把握,对学生活动的预设考虑不够周全,应在备课之前增加对学生情况的分析,这样才能在备课中更加全面和完善。

2、认真制定教学计划:在对各年级的学生进行分析、对教材进行了解的基础上,以《音乐课程标准》为依据,制定出相应的教学计划。当然教学计划应根据儿 ……此处隐藏13093个字……础,实际上现阶段我们主要以歌唱课为主。我的具体做法是:

一、指导学生熟读歌词。

在进行完歌曲范唱以后,可指导学生用比较标准、流利的普通话进行朗诵歌词,要注意咬字、吐字的准确度和清晰度,要求字正腔圆。同时根据歌词的内容向学生进行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等方面的思想品德教育。

二、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情绪。

在一首歌曲的左上角往往出现如“亲切地”、“欢快地”、“深情地”、“热烈地”、“庄严地”等等歌曲情绪,可让学生结合歌词含义,在歌唱时力求处理的恰到好处。

三、读谱训练。

在识谱时先给学生标准音,即歌曲的调号。当学生按标准音唱有一定的困难时可进行音阶训练。由于学生音域窄,确实难以达到标准音时可以适当降调,并鼓励学生要经常练习音阶,达到拓宽自己音域的目的。

四、教唱歌词。

这一步是前四步的综合训练。首先教师应泛唱二至三遍让学生视听,对于较长或难度较大的乐句可以先分小节教唱在连接起来唱,以至圆满完成全部教唱。在学生对本歌曲没有完全学会之前不能让学生练唱,因为学生自己识谱能力有限,一旦个别乐句唱错,则难以纠正。

此外,根据不同年龄段所掌握方法的区别,我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法,教学效果显著。

一、对于一、二年级学生来说,自制力差,但动感极强,于是我采用“律动教学法”,即将每节所学歌曲以律动的形式来进行,这样即省时又省力,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对于三、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了一定的自制力,但识谱能力较差,我采用“听唱教学法”,即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听力,在反复视听的过程中来完成教学任务,效果不错。

三、对于五、六年级学生来说,有了一定的识谱能力,自制力也相对提高,我采用“视唱教学法”,让他们在范唱的过程中体验歌曲的旋律,并能进行简单的识谱训练,让其在自学的形式下来完成教学,此项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信心,教学效果明显改善。

以上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的点滴体会,真切的希望能有更多的学生来喜爱音乐,热爱艺术。

  小学音乐教学心得 篇12

我担任的是小学音乐学科的教学,在参加全国新课程实验教学改革工作中,我不断学习、勇于创新、大胆实践、努力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做到与时俱进。在教学过程中,我尝试让学生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以培养智力因素(歌曲,乐谱,节奏等)与非智力因素(兴趣,情感,性格,意志等)相结合为原则,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为重点,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学生对音乐感受能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基矗

一、注重音乐审美体验

我在每节课的教学设计中都比较注重一音乐审美为核心的这个基础理念,这一理念常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的魅力,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并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对音乐律动的参与放在重要位置。

首先,我从自身的点滴做起,一方面,上课是注意歌声美,琴声美,语言美,教态美,服饰美等,让学生从教师的身上体会到美,从而使学生喜爱老师,进而喜欢上音乐课。另一方面,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音乐创造等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情感的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二、给学生适当的时间、活动空间及思维空间

在教学过程中,我每节课至少要留五分钟时间,让学生表现自己,鼓励学生在他人面前自信的表现,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每节课还设计一些值得研究、可讨论的问题。让学生创造性的思考回答。注重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并且从不用教师的思维定势去约束学生,应尊重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及理解,让学生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三、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主要是通过提供开放式的音乐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是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一种有效的途径。通过小组学习,学生们从中可挖掘自身的潜力。如:组织能力、交际能力、合作意识、团结精神等。我上课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项音乐活动,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结精神。

四、注重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是艺术乃至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艺术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设计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内容,形式和情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以往的音乐课有个误区:把创造单纯看成是作曲。我觉得音乐课中的创造可以多种多样,丰富多彩。如:根据音乐编动作,创造新词,用声音创编故事等等。就如同用铃鼓发出声音,我觉得这也是一种创造,让全班同学想一种不同的敲击方法让铃鼓发出声音,让全班同学一起来进行创造性学习。

  小学音乐教学心得 篇13

1、一堂音乐课,音乐怎么能够形象化?应该做到基本美与辅助美的相结合。

要使课堂活跃,首先情境创设要有新意,这样一开始就可以使学生融入到课堂中来。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要环环相扣,且过渡自然。回忆所听的几堂课,使我印象较深的是曲老师的那堂铃声叮叮当。她着重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通过肢体语言﹑节奏的对比﹑以及小钟和钟爸爸两个角色的巧妙结合,充分激发了学生浓郁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音乐实践中来。

2、作为一名专职音乐教师,自身要具备较好的音乐素质。

俗话说得好,“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身必须要有源源不断地活水。”所以只有自身有了更多的这方面的知识,才能更好地将知识灌输给每一个学生。音乐教师掌握的不仅仅是歌唱上的一些技能,还应具备各种乐器的演奏:于老师悦耳动听地嗓音,生动的模仿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声音,刘老师的古筝演示,李老师的小提琴伴奏使爱尔兰的踢踏舞更具节奏感,更有感染力,以及叶老师对于简单乐器制作的简介……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树立了美好的榜样,因此教师自身的素质也要不断地提高。

3、音乐课堂又不同于其它课堂。

一堂音乐课既要体现出同学们的活跃,又要做到动而不乱,这切切实实就要抓好常规。这六堂课下来,每一位老师都能做到这点,使我很佩服,这也是我所要学习的一个方面。学生的一举一动,一堂课下来老师应该时时刻刻关注,不能让学生空下来。老师的一个眼神,一个举动就能告诉学生该干什么?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4、要上好一堂音乐课,并不是只要照本宣科,歌会唱就可以了,而是要教会学生更多的方法。

除此之外,教师要准备一些课外资料。利用多媒体,优美的动画再加上动听的音乐,使学生更加有兴趣,使课堂充满更多的活力。经过这次的学习,我受益匪浅。有些方法是我们应该借鉴与学习的,但更多的还是要靠自己去摸索,去实践。以上只是我个人一点浅薄的体会,有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老师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小学音乐教学心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